当前位置:党群2021 > 图片新闻

李成研究员获得上海分院第四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发布时间:2014-06-05

  63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举行第四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表彰大会。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江绵恒,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应勇,上海市科技党委副书记陈龙,两院院士沈文庆、朱能鸿、王恩多以及上海分院领导王建宇、朱志远和李正华等出席表彰大会并颁奖。 

  经第四届上海分院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评审小组评选,我台李成研究员获得本届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称号。 

  

  李成博士是我台于201010月通过我院“百人计划”从德国马普天体物理所引进的海外杰出人才。三年多来,李成博士在学术研究、团组建设和个人发展上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学术研究上,李成博士在星系形成和演化的领域完成了系统性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1)在星系的空间分布和速度分布、及其与星系物理性质和核活动的依赖关系方面完成了一系列统计研究,研究成果被国际同行广泛用于限制星系形成的理论模型;2)研究了多种特殊星系的小尺度环境,发现星系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星暴星系的主要触发机制,但与星系核活动和星系旋棒结构无明显联系;3)测量了近邻宇宙和距今80亿年前宇宙的星系质量函数和质量相关函数,发现星系物理性质与空间环境的强相关性至少在80亿年前就已存在;4)首次从观测上利用大样本研究了星系成团性与星系中性氢气体含量的依赖关系,发现暗晕环境对星系气体含量有重要影响;5)首次利用“红移畸变”效应测量星系群内的星系运动速度弥散,并提出了利用该效应测量暗物质晕质量的独立的新方法;6)第一次探测到50亿年前的宇宙中存在超过200兆光年的特大尺度上的星系空间取向与大尺度物质分布的关联。他的研究工作达到相当高的学术水平,在国际学术界已经具有较高的影响,迄今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获得独立引用1200余次,其中第一作者SCI论文15篇,获独立引用400余次。应邀为ApJMNRAS等国际著名天文学期刊审稿30余篇,多次受邀在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和担任科学组织委员会委员。在多项国际国内科学合作组织中任职,包括SDSS-IV巡天项目合作理事会理事、MaNGA战略委员会委员、SCUSS科学委员会委员等。团队建设上,李成博士于2011年刚回国就推动成立了我台第三期“中科院-德国马普学会伙伴小组并担任组长,三年来小组已发展到4名博士后和6名研究生的规模,201311月德国马普学会主席致信李成博士并祝贺该小组取得了令人赞赏的成绩。 

  李成博士先后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主持中科院、基金委和上海市多项研究项目,尤其是2013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成为目前国内天文界最年轻的“杰青”获得者。李成博士目前正在将他的研究工作向早期宇宙发展,并为此积极参与多项国际国内的大规模巡天观测项目,并担当重要学术职务,相信他的研究工作和国际影响将在今后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台将进一步优化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环境,凝聚力量,为落实台一三五战略规划各项任务而努力。 

  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青年科技创新人才奖项主要表彰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发挥表率作用,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一流业绩,并为我国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努力奋斗做出创新性贡献的青年科技工作者。 该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杰出青年科技创新人才不超过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