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普与科创教育之路----- 记念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08

  我是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的一位科研人员,高中毕业后曾经历过3年多的上山下乡的劳动锻炼,1975年从南京大学天文系毕业来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工作,从事了整整13年的天文时纬观测的基础性工作,从一个实习研究员,一步一个脚印,努力工作,成为中科院的研究员、教授;工作期间还完成了三年的在职研究生的学习,拿到了理学硕士学位。1994-2004年间还应邀赴日本、德国、美国和加拿大的相关研究机构开展了国际合作研究,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的业务能力、拓展了我的国际视野,除了在业务上看到我国与国际同行之间的某些差距外,在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与习俗理念等方面也看到了中西方之间的不同,特别是看到了我们与国际间的软实力和环境方面差异与不足、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进一步完善和改进的多个方面。近40年的工作经历为我今天在给青少年学生讲解如何开展科创研究、如何培养自己的研究能力、以及如何修炼与养成自己成为一个与国际接轨的人的讲座时丰富了不少话题。 

  200711月退休后不久,收到当时上海市科协下的上海科学会堂英才俱乐部的邀请,让我去参加该俱乐部的有关开展对上海市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学生的创新研究项目的辅导、培植及项目的评审等工作。记得那天位于南昌路59号的上海科学会堂英才俱乐部来电约我去面谈此事时,我当即很乐意地接受了这项利国利民利教育并带有一定社会公益性的工作,加上自己已有数十年的天文与地球科学的工作与研究经历,以及在2007年退休之前的多年中已有不少对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宣传活动的经历,相信自己能胜任并做好这项工作。作为一名新上任的青少年科技创新研究的教育者和培育者,在最近8年中我主要做好了如下第(一)方面的工作,并与此同时也开始了我退休之后包含如下(二)(三)(四)(五)共四个方面的科普教育与科学传播工作之路。 

  (一)2008-2010年先后应邀加入了上海科学会堂英才俱乐部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辅导专家、长三角地区青少年科技创新评审专家、以及上海英才俱乐部地球空间学科专家辅导组组长;2011年至今,被聘为上海青少年科学社(即前身的上海科学会堂英才俱乐部)的特聘专家;2013年至今任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科学种子服务中心理事(陈凯先院士为理事长)。作为特聘专家,在最近的8年中先后多次到过市区约30个学生教育单位(包括中福会少年宫、青少年科学社本部、上海普陀区、闵行区、松江区、徐汇区、宝山区、长宁区、嘉定区等各区青少年中心等约12个单位和近20所中学校),对共计约250-300个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进行了辅导与培植,先后参加过数十场次的学生科技创新研究项目的评审,兼任过多个区县学生创新研究专家辅导组组长。此外,在这近8年中作为上海青少年科学社的特聘专家先后应邀到过多个各学校(包括上海七宝中学、华师大一附中、向明中学、闵行中学、松江一中、嘉定二中、行知中学、建平中学、卢湾高级中学等,还有包括上海市科学社本部、上海普陀区、闵行区等的青少年中心,以及重庆市科协组织的重庆市中小学科技老师的创新研究培训班)给学生和部分老师作了约40余场次有关青少年学生如何选题(特别是如何结合社会大背景和国家发展大趋势选好研究课题)、如何开展科技创新研究、如何将项目研究做深做透做到位、以及如何写好一篇科学研究论文等,特别是要青少年学生懂得在做好一项科技创新研究的过程也是在不断培养自己如何做人的一个过程,勉励同学们积极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科创活动中充分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勇于探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真正完成好自己的一项阶段性的创新研究工作。 

  

   2017113日应邀去上海嘉定二中,作了《揭开课题创新研究的奥秘-----谈谈中学生如何开展创新课题研究》的科学创新辅导讲座,校大礼堂,全校高中一和二年级学生400多人参加 

 

  2019419日(周五), 应邀前去上海七宝中学给100位高一、高二学生作了《近三年学生科创课题概况介绍与案例分析---以工程环境物理为例》 的讲座 

  2019426日应邀给参加上海天文台天文学科创工作站学习的120位学生作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学生如何开展科创研究》的讲座

   (二)出于对青少年学生和社会公众科学传播的兴趣和责任,在已取得的以往科普经历工作的基础上,2014-2017年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推荐被中国科协聘为全国地球与行星科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而后2017-2020又续聘三年为全国天文地球动力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见2017823日的《中国科协关于聘任第五批首席科学传播专家的通知》)。至今,在退休后的近12年中,曾先后因邀远到新疆石河子高中城、广州华南师大附中、厦门市三所重点学校、绍兴科技馆、重庆市科协、辽宁盘锦市辽宁省地球物理学会等地,近到上海市复旦大学、上师大、上海政法大学、老干部大学、上海长宁区长艺名家讲坛、上海市科学社本部、以及上海地区约30余所中学、各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市郊社区干群及学生暑期班,共约近80多个单位或场所,作了220余场次的科普报告、科学讲座、或学生科技创新研究的辅导报告,受众人数达万人次以上。 

  2015522日下午330-500,广州市华南师大附中,应邀给学校五个初三至高一年级班共约200个学生作了《人类探测地外智慧生命的历程》的科普报告。应邀给校留言册落笔“创新展未来,共筑中国梦”

   2017年410-12日, 分别在福建厦门大同小学、 松柏小学和观音山音乐学校,分别作了《外星人你在哪里?------ 人类探测外星智慧生命的历程》 的科学讲座,学生气氛非常热烈,各校参听师生分别为约300余人,三个讲座均为重庆市中小学校外教育改革《课堂内外》杂志社组织与邀请。 

  (三)为配合上海市中学校课程学习的教学改革,应上海复旦附中青浦分校及其复旦附中本部两学校的邀请,从2015年开始由我负责并组织对该两校开设天文选修课;两校全年各28周,每周2课时给学生讲授天文地球科学及其进展,本人参与部分讲课并负责课程安排、讲师落实和期末考核。近4年中,先后由我负责组织安排了上海天文台及部分外单位的天文与地球科学领域的16位研究员或博士前去上述两校授课,至今共完成了约190周的授课,使我台的研究人员有机会将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或科研进展介绍给学生。 

  (四)2014年,在我的牵线联系下,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与上海长宁区长艺名家讲坛签订了协议同意每年由学会向长艺名家讲坛提供四个高质量的有关天文地球科学的讲座,由我代表上海地球物理学会与长艺名家讲坛双方负责讲座内容,并由我和学会负责落实讲座专家。至今已先后组织我台和外单位共16人次的专家前去该讲坛作科学讲座,内容涉及到地球科学、天文学、地下工程、海洋及其环境、油气勘探、气象、港珠澳大桥等。与上海市长宁区长艺名家讲坛的高质量科普讲座合作是我们的科普活动特色之一,每讲都有相对固定的爱科学的热心听众约200人。 2015-2018年期间由上海地球物理学会与上海长宁区长艺名家讲坛合作,由我学会向长艺名家讲坛提供的高质量天文地球科学讲座题目及讲师信息请见附件(1)(该表由长艺名家讲坛张盈盈老师提供)。 

  2017813日,应邀在上海长宁区长艺名家讲坛作了《中国航天与深空探测》的科学讲座,201899, 再次应邀去该讲坛作了《人类会移民火星吗?》的科学讲座,热心科学爱好者约200人参听,得到高度好评,这也是我本人近8年中第5和第6次在该讲坛作科学讲座

  (五)201512月,应上海市普陀区科技社团之邀,担任了该区科普志愿者协会理事长。过去的三年多时间里,先后组织或参与了该区三方面主要活动:(a)组织了一次该区科委科协约40人去佘山65米天马射电望远镜、嫦娥测控中心及天文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活动,大大拓展并加深了该区各位专家老师对天文学的理解并扩大了知识面, (b) 2016-2018年间先后三次参加了该区科协和区青少年中心组织的去浙江等地的包括天文观测、天文地质在内的多学科的科普夏令营,并应邀在三次活动期间分别给参营活动的师生作了科普讲座, (c) 2016年的年末组织了一次区科委科协成员20余人考察参观贵州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的活动,大家受益匪浅,表示了无比的兴奋,深深为中国的天文科技发展感到自傲。 

   2017712-14日, 应普陀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之邀,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学生天文与地质科普夏令营,并为近100余位师生作了《喀斯特地貌与宜兴的“洞天世界”》讲座,夏令营期间还解答了学生们关于太阳系天体的有关科学问题。

  目前,我还兼任着上海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天文学会理事、中国科技(科普)出版社科技(科普)专家、以及南京大学上海校友会理事等职,正奔赴在面向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研究教育和面向社会公众的科学传播的道路上,虽有时感到忙和累,但内心仍充满着喜悦和力量。自己作为中科院单位的一员,也深深感到自己有责任将力所能及的知识和能力贡献给社会、贡献给百姓,贡献给中国在当今的快速发展,不辜负中科院和中国科协对自己的信任和期望。 

  2018917日,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向大会致贺信,再次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科学普及,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科学文化素质。中国积极同世界各国开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强人民科学素质的经验做法,以推动共享发展成果、共建繁荣世界。为此,当日的《央视快评:弘扬科学精神 增强公众科学素质》指出:科学素质已经成为当代人基本素养的一个标志。没有全民科学素质普遍提高,就难以建立起宏大的高素质创新大军,难以实现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我想我现在正是步行在人生的第二个事业上,为国为民为教育做点贡献。现在的这一代初高中学生,将是习主席2013年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未来在全球化发展中的执行者和贡献者,认真培养好这一代青年学生、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需要我们付出努力。 

  ( 杨志根 上海天文台 )

©1996 - 2013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京ICP备09112257号